節目名稱:Focus 王建煊關心您
社區營造系列第N集:走訪北投—溫泉新故鄉
主持人:王建煊
片段一/主持人開場/三分鐘
各位觀眾大家好,歡迎您再度收看我們的節目!目前我們的
Focus話題是社區總體營造系列,今天要帶你認識北投,大家
都知道北投是洗溫泉的好地方,洗溫泉之外大家還習慣煮蛋
(現在不准煮蛋了!),卻很少知道洗溫泉的應有的禮節,
泡溫泉要分男湯女湯,這些事情,走一趟「北投溫泉博物館
」就可以知道。
還有你聽說過北投石嗎?石頭就是石頭,為什麼要取名為北投
石呢?它的學問可就大了,聽說它裡面含有鐳等稀有礦物,李
遠哲博士當年的碩士論文就是專門研究這種「北投石」,而北
投石生長的地方,也就是北投溪—泡溫泉的地方,這種石頭就
跟珊瑚一樣,生長的速度,好壞跟當地的水質有很大的關係,
因此現在有一群關心北投的人,他們不但建了一座溫泉博物館
,而且現在要開始搶救這種北投石,不但如此,北投另外有許
多古蹟,現在正一一申請立案當中.今天歡迎您跟我們一起來
關心「北投—溫泉新故鄉」,現在我們一起看一段VCR!
片段二/VCR/五分鐘
北投溫泉鄉導覽part I
1.博物館導覽精采片段
2.訪問博物館內義工/地方人士:
一 你擔任義工是負責哪部分的工作?
二 當初社區上要搶救古蹟蓋博物館,博物館的設計理念是大
家參與的,你是否也提供一些點子?
三 博物館對地方上的意義?是否以身為北投人為榮
3.訪問參觀群眾;
參觀整個博物館,並了解他們改建經過,感想如何?
片段三/主持人來賓訪談/八分鐘
歡迎來賓
許陽明先生,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社發行人,前任國大代表(
詳細資料看附件)
黃桂冠老師,北投國小資源班老師,師大國文系畢業,北投生
態文史工作室召集委員
陳林頌,逢甲大學建築系畢業,本身不住北投,因畢業論文研
究溫泉而跟當地人結緣,參與整個博物館的規畫,目前是溫泉
博物館的督導。
主持人:北投溫泉博物館籌備了好幾年之後,在去年十一月開
館之後大受歡迎,參觀人潮不斷,聽說溫泉博物館在1913 年是
一座公共浴場,而這個舊址最初是在一次北投國小師生在戶外
教學時發現的,請黃桂冠老師說明一下經過!
黃桂冠老師:
民國83年暑假呂鴻文老師考察資料發現可能有公共浴場,跟黃
桂冠老師以及學生戶外教學時一起探勘,正式發現公共浴場遺
址,便開始為這個古蹟保存奔走陳情,認識當時的國大代表許
陽明先生,許陽明就開始熱心地共同參與整個古蹟保存,與地
方許多人士一同規劃溫泉博物館.
主持人:陳林頌當時是念逢甲建築系,你並不是北投人,為什
麼後來會參與整個溫泉博物館的規畫呢?
陳林頌說明原由
主持人:許陽明先生參與搶救古蹟的經過?希望重建「北投溫
泉鄉」,怎麼重建?
許陽明先生:
說明當時參與的經過,北投溫泉鄉的重建包括;
1. 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搶救,建構與規劃
北投溫泉親水公園(目前興建中)
2. 北投的歷史建構
轉場:博物館是一座社區型博物館,地方上的人士(大概說明
哪些人)一起參予策劃,絞盡腦汁共同打造溫泉博物館,也希
望能重建北投當年的歷史.下一段我們再來談古蹟保存當中的
甘苦談。
<進廣告破口一>
片段四/主持人來賓訪談/十二分鐘
主持人:整個古蹟保存過程中地方上人士,包括學校師生是一
同參與的,但在達成共識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什麼困難?這些
問題怎麼解決?
許或黃或陳,自由回答
主持人(談點輕鬆的):洗溫泉有哪些禮節?伴隨洗溫泉而來
有哪些吃的文化?為什麼溫泉會分男湯女湯?
許或黃或陳,自由回答
主持人:目前文史工作室現階段的搶救古蹟,主要目標在北投
溪跟北投石,還有台銀舊宿舍,請許先生先為我們介紹一下北
投石的特色。
許:當時是1905年,岡本要八郎發現北投溪產的礦石有特殊結
晶,其中含有鐳,北投石是唯一以台灣地名來命名的礦石;如
果北投溪因滄亂被污染或煮蛋,都會影響水質,進而影響北投
石的生長,因此目前整申請立法搶救北投石跟北投溪….
(先閒聊一下之後,立刻進入VCR片段)
片段五/VCR/五分鐘
北投溫泉鄉導覽part II
1.介紹台銀舊宿舍
2 . 北投溪—北投石的產地
片段六/主持人來賓訪談/十六分鐘
<進廣告破口二>
主持人:北投溪立案之後要成為「北投石景觀特定區」請詳細
說明一下。
許:這個景觀特定區可以提供學術研究,生態保育,對孩子們
展示絕佳的環境教育….
主持人:台銀舊宿舍希望台銀能重新加以規劃,規劃成女性專
屬空間,它的用途何在?目前台銀是否願意把這宿舍捐出?
黃桂冠老師回答。
主持人:無論博物館,北投石還是台銀舊宿舍,是希望把這裡
建設成一個「北投生態博物園」,這個博物園對北投人的自我
形象有什麼幫助?
許先生:這些古蹟保存搶救能提昇北投人對自我的認識,重新
肯定身為北投人的價值,解釋北投生態博物園的整體概念。
主持人:陳先生親身參與這些古蹟保存維護,雖然你不是北投
人,但對你一定有相當的啟發,請說說心得感想。
陳林頌回答。
主持人:如果大家想要幫忙打造生態博物園,可以怎樣幫忙?
許&黃&陳呼籲大眾的支持。
<進廣告破口三>
片段七/主持人結尾/三分鐘
今天我們看見從一個小小的戶外教學,就可以發現自己地方上
的古蹟,而開始了後來一連串的搶救古蹟,蓋博物館的故事,
很令人感動,而且也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,北投人因為重新認
識自己地方的古蹟,也重新自我肯定,而在蓋博物館以及整個
文物保存的過程中,也看到居民大家是共同參與討論的,蓋的
是「我們的博物館」,而不是少數人的博物館,同樣的生態博
物園未來成立,也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北投的美,今天我們了
解這個「溫泉新故鄉」的故事,對您以及您所在社區有什麼啟
發呢?希望大家一起來重視地方古蹟的保存跟維護,謝謝您的
收看!
<本節目已於好消息電視台播出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