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全球最受矚目,由美國生物技術工業協會 (簡稱BIO )所發起的
2002國際生物科技展,於今年6/9—6/12日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
,我國在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及外貿協會的大力推動
下,今年首度以「國家主題館」姿態參展,順利推出處女秀,
這不但意味美國開始重視台灣生技產業的成長潛力,更表示台灣生技產業跨出了國際性合作的第一步。

 


台灣生技團參展廠商包括東洋藥品、微晶、賽亞、益生、創生
、冷泉港、賽宇、顧德、加特福、博微、新利鼎、三九生技等
十二家,以及工研院生醫中心、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共
二家研發單位,展出產品包含生技製藥、檢驗試劑、健康食品
、生物晶片、基因定序、蛋白質合成等,台灣除了參展廠商之
外,還另外組成一隻來自產官學界的參觀訪問團,連同隨行記
者,共計有兩百多名生技界人士前往觀摩。

 

 

本展今年比去年擴增一倍,共有二十五個國家館及地區館參展
。主辦單位在開幕當天上午,邀集全球生技業強國之產業領袖
舉辦圓桌會議,共同擬定未來五年內,生技產業的走向與政策
方針。另外為豐富參展內容,不但舉辦長達250小時的研討會
,更針對生技產業極需尋求國際合作的特性,舉辦了投資論壇
、策略夥伴論壇、以及技術轉移論壇,以協助與會者在場中尋
覓速配的商業夥伴。

 


在國內兩兆雙星計畫的大力推動下,生技產業近兩年開始有了
突破與發展,先是經濟部工業局成立「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
展推動小組」專責統籌,來建立國內完善的生技製藥體系,並
推動相關法規的修改與訂定,而在國外藥廠的技術支援下,國
內也開始成立新藥公司如懷特生藥;至於國內生技園區也將在
北、中、南部按照不同的生技領域,加緊醞釀與規畫中,種種
跡象均顯示國內往生技產業邁進的步伐逐漸加大。


 

然而談到生技業的發展,「這個行業不是能自己玩的,一定要
國際合作。」外貿協會市場開發處耐久財組陳組長表示。因此
,爭取國際重大生技展的參展機會,是往國際敲門的第一塊磚
。然而,BIO所舉辦的國際生技展對於參展門檻訂定嚴格,僅
限全球數十個生技產業具一定規模的國家。其中光是美國的生
技公司就佔了三、四成比例,其他還包括法國、英國、德國、
荷蘭等國。

 


這次參展機會給予國內生技業者一大鼓舞,因為在去年我國廠
商還被認定不具資格,而被主辦單位列拒於門外。再加上之前
我國生技業者都是單打獨鬥地向主辦單位表達參展意願,對方
根本不受理,更別提要到參展攤位,然而今年在外貿協會的努
力催生之下,爭取到以國家館形式參展機會。亞洲僅有台灣、
新加坡共兩國參加,在亞洲館中,以台灣國家館的攤位最大。

 


一向協助推動我國產業與國際交流的外貿協會認為,雖然國內
的生技產業剛剛萌芽,一開始不太可能跟國際廠商談技術合作
或投資方案,然而可以先互相present彼此的產品,互為本國產
品代理商著手,待建立溝通模式,等產業逐漸成熟之際再擴大
合作範圍。

 


今年不僅台灣到歐美等國參展的大門已經打開,歐美等國也開
始組團來台灣參觀訪問。如三月份加拿大有十五家生技廠商來
台進行交流;以及工研院的生醫中心更籌組「亞太生技論壇」
,包括美、德、日、英等十個生技國家皆組團來參加,不久的
將來澳洲、蘇格蘭、法國也很可能來台灣跟生技業者交流,各
國可說是看上台灣創投業可靈活運用的資金,以及生技業的產
業發展空間。

 

 

外貿協會指出,放眼亞洲國家,台灣與新加坡是西方國家最想
切入亞洲生技市場的起跑點,有鑑於中國智慧財產保護工作未
盡理想,日本生技產業雖居亞洲之冠,但市場型態較為保守,
國際化程度不深;而台灣的製藥水準與英語程度均比其他亞洲
國家強,再加上歐美日等國希望藉台灣作為打開大陸生技市場
的跳板,因此台灣應掌握各項利基,在這次加拿大參展機會中
積極運作。

 

<原文刊於新台灣新聞週刊>

arrow
arrow

    hic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